第(2/3)页 看似掩耳盗铃,实际上他得到的好处太多。 仅仅让大宋颜面有光,下军火订单,加上开拓贸易这些本来就会做的事情,就让大宋帮助他复国。 简直是赚麻了。 而对于大宋来说,让一个曾经与唐帝国平起平坐,甚至在怛罗斯之战中击败唐帝国的另外一个帝国向自己称臣纳贡,即便只是名义上,亦是脸面有光。 后世历史势必会记上一笔,说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实力强大,与唐玄宗时期的大唐一战,击败过唐朝。 结果宋朝时期,大宋崛起,令阿拔斯王朝俯首称臣! 若是对阿拔斯王朝地位认知还不清晰的话。 那么做个比喻,就像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虽然各路诸侯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但他们表面上还是得奉汉献帝刘协为主,国号依旧是大汉。 此时西方罗马帝国忽然莫名其妙变得异常强大,然后跑到东方来邀请东方各诸侯派出使者去西方参加他们的庆典活动。 各路诸侯发现罗马帝国实力雄厚,还拥有火器,于是就纷纷想要购买,并且希望成为罗马帝国的藩国。 其中就连刘协也是如此,想要罗马帝国的使者帮助他摆脱曹操的控制,协助他重新振作大汉,为此甚至也愿意让大汉成为罗马帝国的附庸。 那么罗马帝国是选择让那些诸侯国成为他们的属国,还是选择让大汉,哪怕已经是虚有其表,只剩下个名头的大汉呢? 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虽然这个例子不存在,但现在的情况就如此。 相比于各路诸侯国的臣服,自然是卡伊姆代表的阿拔斯王朝向大宋表示臣服更有历史意义和政治价值,哪怕只是名义上。 “要不,帮了吧。” 礼部员外郎方守义说道:“说起来那白益国人就算是乱臣贼子,我们帮了哈里发,也算是拨乱反正,不算违背道义。” “但我们只是外交使者,奉行的是外交礼仪,知院说,尊重它国命运,不要插手它国内政。” 外交部员外郎刘缯表示反对。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阿拔斯亦是帝国,据说强盛时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还击败过唐朝,令这样的帝国俯首,意义极大。” “那是它曾经厉害,现在也只是剩下个名头而已。” “我们要的不就是这个名头吗?官家治理天下,令我大宋比以前强盛十倍不止,此番举行盛典,正是向天下人昭告,海内俯首,宇宙臣服,当是兴盛。” “我觉得还是再考虑考虑,人家白益王国的埃米尔对我们也是非常恭敬,若是忽然发难,也算是违背了道义,于礼不合。” “国家之间只讲究利益,何必讲究礼仪?我就纳闷了,你们外交部的人怎么还那么墨守成规呢?” 出乎意料的是,礼部几个随行高级官员居然都想选择打。 而外交部的人居然不太想打。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涉及到外国的事务,本应该是外交部去交涉,礼部插手是没有礼节的事情。 结果就像保守派觉得激进派太保守一样,礼部的人反而觉得外交部过于墨守成规。 这也算是一件奇事。 “王将军,你是这次带队的将领,你说了算,打还是不打?” 谭文学跟章有为都犯难,最后把问题抛开王世宁。 王世宁人都傻了,心道自己就吃个瓜,怎么颠覆一国政权的事情,一下子就落自己身上了呢? 正犹豫间,船舱外面的大门忽然被敲了敲,让王世宁松了一口气,连忙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将军,萨拉丁在外面求见。” “让他进来。” “是。” “嘎吱。” 船舱会客室大门打开,萨拉丁走进来,拱手道:“谭郎中,章郎中,王将军。” “怎么了?” 谭文学问道。 “是塞尔柱人打过来了,埃米尔刚刚向我紧急求救,希望我说动诸位,出兵帮助他。” 萨拉丁说道。 “得,塞尔柱人又插手进来了。” 章有为双手一摊道:“那现在又怎么办?” “这谁知道去。” “一边是阿拔斯,一边是白益,那边又杀过来一个塞尔柱。” “真是让人头疼,对了,萨拉丁。” 谭文学挠挠头,然后倏地想到了什么,目光忽然看向萨拉丁。 萨拉丁纳闷道:“怎么了郎中。” “你的国家被人袭击,你好像一点都不急啊?” 谭文学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