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线索-《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


    第(2/3)页

    与防御力提升的具体表现相比,反应能力的提升就没那么明显了。

    在现代时,为了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陈舟就曾经进行过多方面的实验测试反应速度。

    数据表明,早在那时他的反应速度就近乎是常人的2.5倍左右。

    注射过这根针剂后,由于没有合适的测试方法,也没有用于对比的参照物,陈舟根本不知道提升幅度有多大。

    他估计防御针剂应该是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而反应力针剂的作用可能是遇到了边际效应,遭到了稀释,可能只产生了一半或者更低的效果。

    不知道自己现在能不能做到凭反应躲子弹,也不知道反应力提升如此不显著究竟是因为改造效果差还是改造未完成。

    心里始终惦记着寻找安布罗斯,眼见身体素质恢复大半,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保能力,陈舟便改变了策略,不再蛰伏。

    ……

    清晨,从废弃房屋起床后,他先是将所有钱财分开放在身上。

    两张百元大钞贴身存放,其余零钱则按照面值大小,分别放在各个衣服兜和裤兜,放在最外面的仅有昨晚兑换的硬币。

    裹紧大衣,照例在头上缠一块破布,陈舟又摆出了那副落魄流浪汉的姿态,悄悄离开房屋,绕开主干道往镇上走。

    早晨人少,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个高大的生面孔,陈舟很快就回到了昨晚购买面包的小商店。

    商店的老板是个胖乎乎的老头,个子很矮,约莫一米六左右,即使陈舟佝偻着身子,他也得抬起头才能看到陈舟的脸。

    昨夜攀谈过几句,老板对这个高大的怪人印象深刻。

    见陈舟出现在店铺门口,他礼貌地打了个招呼。

    待陈舟按照昨晚的购买清单,重新买了几个面包和汽水,并拿了一张最新的报纸后,老板见这个大个子似乎还挺和善,便好奇地问陈舟来自哪里,是不是印第安人。

    昨夜陈舟询问过商店老板,没打听到关于安布罗斯的线索。

    今天再回到同一个商店,他一方面是购置早饭,另一方面则考虑到人多嘴杂的问题。

    越多人见过他,对他有印象,被关注的可能性就越大,选择在同一个地方消费是个不错的预防方式。

    眼下陈舟想搞把枪、搞个合法的身份、再弄辆车,然后离开普雷斯科特去追寻安布罗斯。

    他正愁找不到由头,不想这店老板就搭起了话。

    抱着套话的目的,陈舟一边吃着面包,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跟老板攀谈起来。

    他给自己编造了一个中国劳工的身份,说自己以前在旧金山修铁路,后来被一个富商看中,当了商人的保镖,一路来到了阿肯色州。

    不想那富商把他留在旅店,说是出去办事就再也没回来,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找不到工作也没有亲戚,这才流落街头。

    陈舟对1947年的美国并不了解,但这不妨碍他编瞎话。

    反正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事总会发生的。

    况且以他这个魁梧的体格,被人看中也不算小概率事件,只是老板失踪这事还有些蹊跷,不过细究起来也无伤大雅。

    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还未走上巅峰,除却那些闻名于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偏远山区的治安还是很堪忧的,枪支泛滥,黑帮毒品,各种犯罪事件层出不穷。

    别说是南部小镇,就是底特律或密苏里,今年都出过好几起警察与劫匪当街对射的案件,这些都是陈舟从报纸上了解到的。

    也多亏了这几期报纸上记者对于现有警用制式武器威力的指责,他才知道这时候美国警察用的都是什么枪。

    临时编造了一个谎言,陈舟本来只想糊弄一下店老板,不期望从中找到什么线索。

    没想到他讲述出“老板失踪”这事,却搞得店老板唉声叹气,对此产生了共鸣。

    这老头可能是年纪大了,身边没几个朋友,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跟他聊上几句的,即使是个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流浪汉,也颇有谈兴。

    他这话匣子一打开可就关不上,从他口中陈舟得知,在阿肯色州内华达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失踪竟然算是个高频发生的事件。

    远到途经此地的旅客,近到邻居朋友,在近二十年里,光是店老板亲身经历的就有十起,至于听说的就更多了。
    第(2/3)页